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2章 (第3/3页)
山中村落,谢无镜与她再次在此安顿下来。 这一路走来,看过许多难民之艰苦,织愉有时也会关心外面的状况。 谢无镜全然不在乎,朝代更迭,自然之理。 但她想知道,他就会去打听。 大禹朝战况不太好,连连丢城,目前还没受战争波及的百姓担惊受怕,受了波及的百姓民不聊生。 这混乱之际,自然就有不服朝廷的乱党出世。内忧外患,一片混乱。 民间都开始传“朝廷无人,新帝无能”。 到年底时,织愉已听说,新帝被乱党夺了京城,带人南下到陵安建新都了。 织愉立时担心起爹娘,想让他们离开陵安。 她写信去劝: [战乱之时,生意钱财皆是其次,保命最是要紧。 倘若实在舍不下那些难卖的财产,不若捐给边关的将士,或是救济难民,也算积德。] 尚不知新帝有没有忘记她,她没有点明自己的身份,亦没有透露自己在哪儿。 谢无镜将信寄出去,也刻意抹去了踪迹,不要回信,只继续打探外面的动向。 李家是陵安大户,倘若变卖家产逃难,多留心些,必会得到消息。 然而一连两月,也没听到任何新消息。 织愉心下担心,开春生辰时,与谢无镜一同去了城中道观祈愿平安。 这是谢无镜还俗后,第一次进道观。 新帝上任后,果然打压道佛两家。 如今观中气氛十分压抑。 织愉祈愿完,谢无镜带她匆匆离开。 路上,他发觉不对劲——有人跟踪。 织愉去糕点铺买糕点时,他请铺里的掌柜对织愉多加关照,与她说要去买些别的,独自去将跟踪之人解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