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3节 (第6/7页)

石变法那样。可惜范仲淹方向对了,得不到支持。王安石是方向错了,却得到了支持。”

    这句话说完之后,赵祯脸色复杂,万万没想到,庆历新政失败的源头,居然是他。

    范仲淹看了他一眼,默不作声。

    毕竟是皇帝,他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不满。

    所以沉默许久,范仲淹才问道:“为什么说我……范仲淹的方向是对的,王安石的方向是错的呢?”

    “因为吏治!”

    赵骏斩钉截铁地说道:“伟人曾经说过,王安石是一个脱离实践的理想主义者。青苗法在构思上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那它为什么会失败呢?原因在于吏治太差!”

    “宋朝虽然商品经济发达,不是特别抑制商业,导致经济活跃,比较有钱。但它的本质还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农业生产依旧以小农经济为主。”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什么?脆弱!”

    “老百姓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今年风调雨顺,什么自然灾害都没有,各地粮食丰收,市面上粮食充盈,会造成谷价下跌。”

    “要是来年到处去都是天灾,自然灾难频繁,造成粮食减产,就会造成谷价上涨,这就是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根由。”

    “而且农民经常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农作物还没有长熟,家里就断粮了,无奈之下就只能找人借粮,乡里的地主就会让他们用土地做抵押,形成了高利贷。”

    “运气好的时候,农民通过来年的丰收还可以偿还。可一旦运气不好,突然遭遇天灾,造成粮食减产,无力偿还债务,他们的土地就会被地主收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