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 年轻俊朗的脸 (第2/4页)
个大好人啊……” 老汉的话匣子被打开了。 “我们左家庄,都是靠了左庄主,咱村人才能吃得上饭啊!” “左庄主人好,又有本事,帮咱村里修路铺桥,搭屋子。” “帮咱打制犁头板车梯子。” “谁家儿子娶媳妇,都是请左庄主帮忙打制桌椅家具。” “一样的木头锯子,左庄主打出来的家具,可好看啦……” 关于左庄主的那些事迹,一桩桩,一件件,被老汉像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边上的老妇人也忍不住补充几句。 “左庄主家大业大,咱这一片的田地,大多都是他家的。” “他家的佃户和长工,待遇好。” “县城还有好多产业,可左庄主从不托大,对咱村人和善。” “瞧瞧,我手里这拄拐,就是上回摔了一跤后,左庄主给老婆子我打的……” 杨若晴听得一楞一愣的。 敢情这左庄主跟李财主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亲民路线啊! 见到老妇人把拄拐伸到了自己跟前,杨若晴接过来打量了几眼。 我勒个去。 这种拄拐,可不是这时代老妇人的那种单调的一根龙头棍的造型。 拄拐的底下,还有三根分叉出来的支柱。 支柱上面镶嵌着一块椭圆形的木板。 木板可以折叠。 折叠起来的时候,就是一根普通的拄拐。 木板和三根支柱打开,便是一把小巧的板凳。 方便轻巧,可随身携带。 这种拄拐,杨若晴在现代看到过。 古代,这还是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