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_第12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第3/3页)

城,余下三个是在南地府城。

    “南地的镖局属于分舵,有四海镖局的名头,只有合作押镖才分红,是我父亲的兄弟开的,我叫他们叔伯,平时就各自盈利。不过八家镖局一体,过境的镖,都会帮衬。只有四海镖局的名气大,押镖稳当,镖师的安全和收入才有保障。这方面很有默契,多年以来从未出问题。”

    谢星珩心道:难怪。

    江家这个家族,都是江承海供出来的,县里的铺面,生意再好,受限于人流量、经济发展情况,市场很轻易就饱和,挣不下家业。

    镖局同理,只在丰州有,生意再多也就本地、沿路接。多几家就不同了。

    还能黑吃黑。

    他估计江承海的家底,有多半是黑吃黑养肥的。

    近些年该有收敛,所以家有大官罩着的情况下,一次赈灾,就让家里捉襟见肘。

    他记得账本上的名目,赈灾时,手里银子就三万多两。

    这跟他想象的富商家底差不多。

    但别忘了,这三万多两,是要给江老三筹备秋冬节礼的,其中还有一部分要上下打点,再有江承海的私人关系。比如霍首辅家的三公子。

    这番计较下来,手头可活动资金约莫万两上下。

    太少了。

    谢星珩也觉得能开分舵的镖局,单独用来押镖、倒卖,太可惜了。

    当个情报站多好啊。

    古代信息不流通,各地情况能传递,也就朝廷做得到。

    当天子的还可能被下面的人欺瞒,他们这做生意的,以交流为名,说些实事,没什么关系。

    实事能分析的可太多了。

    比如物价的上涨下跌,官府新宣布的政策。

    像丰州,常知县跟枫江百姓确认返乡事宜,定下来免税区域和户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