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_第20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第1/3页)

    红薯粉、米粉,甚至土豆粉,都能做。

    红薯比较合适,价格低廉又高产。

    镖局也多壮士,家里的媳妇夫郎少有脾性软和的,也能再找熟悉的医馆,请教一下怎么养“药材”。

    虫子能入药,比如蜈蚣、蝎子,这等毒物,一般人哪敢碰?

    谢星珩没了解过成规模的养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就知道可以养。

    具体养殖方式,问问医馆的人。或者让郭先生他们几个监督,摸索着来,做好记录,边养边调整。养完了,也是个无可替代好营生。

    医馆的人或许不会教,没关系,以利诱之。一家不行换一家。

    亏本算我们的,养活的“药材”,可以低价卖给他们。签契约,优先三年供货。

    三年时间,肥猪都出栏了,养个虫子还养不好了?

    何家夫夫俩听得懵懵的。

    听谢星珩这样说,怎么感觉挣钱很容易的样子?

    种地都能挣大钱。

    他们镖局的人,多数都是农庄乡野的汉子。

    在家乡实在过不下去,若非养家艰辛,谁愿意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用啊。”何镖头朴素夸赞。

    江承海爱听,连笑数声。

    席间就着京城镖局后续的安置问题、产业问题、分红与新老镖师的月钱问题,做了深谈。

    火锅撤下,江知与叫人摘了一篮柿子来,就着炉火,还烤着馍片、花生、豆子、瓜子。

    一壶茶咕噜噜,放上去就没凉过。

    最后是问:“镖局的宅院,还留着吗?”

    江承海看看夫郎,再看看两孩子,重重叹一声:“不留了。”

    倒就倒得彻底一点。

    丰州这头,他们家都一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