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_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第2/4页)

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

    生漆即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液汁。

    华夏漆器是华夏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它一般髹(xiu,涂的意思)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

    用大白话讲,就是用黑红两种生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利用剔刻、描金、填漆、点螺、戗金等工艺对器物进行精加工,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华夏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

    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shangzhuo)刻镂”的漆艺。1973年豫南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漆器残片,在木胎上雕饰饕餮纹,并涂上朱、黑两色漆。

    西晋到南北朝,由于佛教的盛行,出现利用夹纻(zhu)工艺所造的大型佛像,此时的漆工艺被用来为宗教信仰服务,夹纻胎漆器也因而发展。所谓夹纻是以漆灰和麻布造型作为漆胎,胎骨轻巧而坚牢。

    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种种因素使工艺美术也随之发达,漆器随之大放异彩,呈现出华丽的风格,漆器制作技术也往富丽方向发展,金银平脱、螺钿、雕漆等制作费时、价格昂贵的技法在当时极为盛行。

    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饰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当时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生产机构,民间制作漆器也很普遍。漆器所制作的器皿,样式多且富变化,造型简朴,表现出器物结构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