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_第一百四十六章 钧窑的祖宗,鲁山花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钧窑的祖宗,鲁山花瓷 (第4/6页)

   唯有那些藏家和商人没动,跟呆在他们身边的鉴宝师交头接耳。

    他们过来的目的是买好瓷,或收藏,或送人,这类瓷器不在他们的目标之内。

    此酒壶高约21厘米,口径10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10厘米。

    直口双唇,喇叭口,短颈,蛋圆腹,肩部一面为流(流即壶嘴,但很短),相对一面是一双带形曲柄,另两面各有一系(类似副耳,古时用来系绳子的地方),平实足,足外缘回切一刀。

    整体造型古朴,圆润、丰满,通体青褐釉,施釉不及底,胎釉交界处自然率意,有垂积釉珠(就像是往墙上喷漆多了,漆流下来后形成了球状漆块。)。

    从整体上来看,釉水滋润光亮,侧视可见五彩蛤蜊光,有皮肤失水之后的微皴(cun)状质感。

    釉面有开片,釉面上有多片天蓝色丝缕状兔毫纹,胎为灰白胎,看起来颇为细腻、温润。

    “蛤蜊光?”

    看到这款酒壶上的釉彩竟然能散发出蛤蜊光,秦立当即一怔,随即想到了唐朝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瓷器,鲁山花瓷。

    鲁山花釉,全称鲁山花釉瓷器,是豫南地区唐代瓷器中一个创新品种,古玩界称“唐钧”,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

    鲁山花瓷釉胎如坚石,釉质细润,蓝如宝石,云絮飘动,观之赏心悦目,史称鲁山花瓷,又曰“唐钧”,是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珍品。唐玄宗时期曾为宫廷御用瓷。

    鲁山花瓷代表了华夏北方当时瓷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尤其创造出的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