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5章 (第2/3页)
青年幡然醒悟,急忙按照安南这边的礼仪行了个礼,用很是标准的大明官话道:“在下黎利,仰慕大明久矣,刚从外归来,知悉贵客上门,特来拜访,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黄昏愣住。 黎利? 那个安南之雄,让朱瞻基不得不放弃安南的罪魁祸首? 这么巧! 第343章 神明 黎利,这几个名字对于熟悉明初历史的人不会陌生。 三个字:黎太祖。 他是后黎朝的开国君王。 黎利来自安娜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一个豪族家庭,据史书所说,黎利的曾祖父黎诲游经这里时,认为必是佳处,于是定居,三年后发展成可观的产业,从此“世为一方君长”。到黎诲的儿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继承家业时,已经是“有众至千余人”的巨贾了。 黎利出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然能接触到上层建筑,所以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不足为奇,毕竟这个时候安南作为藩属国,还是很崇拜宗主国大明的。 关于黎利对明朝的态度,有几种说法,而分歧主要在于黎利有否出任过明朝的官职,越南文献指黎利面对明朝各种计谋、诱惑下,仍然不为官爵所动,《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据越南后,对当地人采取了劳役及招降两种手段,而黎利则“不为官爵所诱、威势所怵,明人巧计百端,终不致也。 其后感到后陈朝的抗明活动无望,便“晦迹山林,潜心韬略,延揽智谋之士,招集流离之民”,以密谋反明。 中国文献却指黎利降明后任官另有所图,《明史》中载:“利初仕陈季扩为金吾将军,后归正,用为清化府俄乐县巡检,邑邑不得志。 这段文字提出黎利曾向明投降,并获授官衔,另有记载称是明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