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4章 (第3/3页)
换防,顺天行部尚书郭资一天几封章折请示各种事情,总要提几句一个人忙不过行部的事情来…… 朱棣忙成了狗。 何况还要cao心儿子因为立侧妃惹出来的一堆事情。 换谁都烦。 索性装病,躲在后宫处理重要大事,不见其他臣子,眼不见心不烦。 但朱棣这一病却释放出一个不好的讯息。 陛下生病,按理说兼国理政的应该让二殿下朱高煦来,但陛下却选择了三殿下朱高燧,这是否说明立储人选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三殿下已经超过二殿下了? 可大家又明白,论实力论声望,二殿下最盛。 如果朱高炽不是因为占着嫡长子的优势,立储人选早就不该有争论的。 于是大家茫然了。 谁都都不知道陛下到底要立谁为储君,而这种事又不敢去问——立储的事情,没有绝对安全的身份和地位,还是不要公然站队的好。 比如当年写了满江红的那位大宋英雄,有资料显示,他的死因之一,也是因为参与了立储之事,可想而知这件事对天子而言是何等的忌讳。 最直接的例子:建初寺的太子少师姚广孝。 这位身份地位够吧? 你看关于立储,他说过一句话没有。 一句都没有! 朝野茫然,当事人心态不一。 比如朱高燧,在得知父皇病后,兼国理政竟然是自己的那一刹那,坐在王府书房里正在议事的他笑得嘴巴都裂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现在父皇心中,我朱高燧比他朱高煦更值得信任。 一直以来,朝中立储的声音在暗里角落里从没断过,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文臣几乎清一色的拥戴朱高炽,武将亦是大多支持朱高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