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  (第2/4页)
气,还请公公指点。”    “是因为涟王殿下今早进宫给淑妃娘娘请安,出来的时候乘了步辇……”    漓央眉头微动,却装作不知:“大皇兄不过乘了个辇而已,怎么便惹得父皇发了脾气?”    内侍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平日里哪位大人身体有疾,只要陛下恩准,坐辇入殿,也不是没有先例。只是帝心难测,陛下虽然没有明说,怕是涟王殿下所乘之辇不合规矩礼制,有窥伺大统之意,惹得陛下不悦了吧。”    “多谢公公指点了。”    漓央知道,皇帝素来对立储之事有所忌讳,有时甚至敏感到了多疑的地步。皇帝朝中劝他早日立储的臣子颇为反感,在他看来,凡是劝他早日立储的,都是不怀好意要他对身后事早做安排。他们劝他这个正值壮年的帝王立储,是何居心?    漓央进了勤政殿的时候,皇帝正冷着脸,余怒犹在。大皇子涟喻跪在殿下,战战兢兢垂首恭听着训斥,大气不敢喘。    内侍从外殿进来,躬身道:“陛下,九皇子来了。”    皇帝这才停了训斥,转头宣召道:“让他进来吧。”    漓央跟着折返出来的内侍进了内殿,眼尾瞥过跪在那里的涟喻,敛下心神,向皇帝见了礼:“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有什么事?”    皇帝问了漓央些宗学的闲事,才切到正题来:“昨日朕看了你禀上来的策论,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将北地的灾情梳理得井井有条,对灾后北地州郡的治理提出的想法也颇有新意。”    “父皇过誉了。”漓央垂下眸子,“儿臣见识浅薄,只是拾人牙慧,学了些古今贤者为臣之道的皮毛,若能帮衬上父皇一丝一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