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_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21节 (第3/6页)

的同时成本进一步下降,品质也进一步提高。

    在赵泗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促成了官盐降价的局面。

    官盐降至六十三钱,在当时确确实实对齐国一带的私盐生产者造成了极其巨大的冲击。

    崔家作为琅琊的土皇帝,同时也是私盐产出者的大头之一,自然也在那个时候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不过好在崔家家大业大,降价促销保住了市场份额的同时立刻派人刺探。

    各地的晒盐法官盐场是郎中令负责,蒙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成果自然是有的。

    崔家最开始确实找不到什么门路探查。

    但是时间久了就不一样了?

    毕竟晒盐需要大量人工,只要涉及征用大量人手,基本上和保密也就没甚么关系了。

    崔家废了半年多的功夫摸清楚了官盐降价的根源。

    哦,原来是食盐的生产方式更新迭代了。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偷就完事了。

    秦国的盐政是寓价于税,也就是把税收包含在了盐价之中。

    这也就注定了,同样成本的情况下,私盐一定比官盐便宜。

    因为私盐没有税。

    不过积极意义并不是没有,晒盐法相比较于传统的煮海成盐的方法,需要用更多的人手,以产量和质量开道。

    食盐生产工艺的更新迭代,导致大批中低层私盐生产商彻底破产。

    但是对于崔家这样的顶级贵胄而言,他们同样也有大盐场,同样有大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