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66节 (第5/7页)
说,这也是个好法子。 这么多钱,换成银子都好几大车,他又带不走。花在河水县博个好名声也不错,万一真的哪天东窗事发,两县百姓出来替他求情,朝廷也要考虑考虑民意。 这也算是给陈云州的未来上了一道护身符。 想到这些,郑深赞同地说:“大人高义,咱们庐阳县能有大人这样的知县,实乃百姓之福。下官赞同,只要河水县那边没意见,咱们年前就开始修,争取在春耕之前将路修好。” 文玉龙当然没意见了。 他老羡慕庐阳到庆川的路了,平整结实,马车走在上面舒坦多了,还能省不少时间。 他也想修,奈何兜里没钱,只能继续颠簸着去庆川。 所以接到陈云州的信,他非常高兴。 不过相较于修从庐阳县城到河水县城的路,文玉龙更想修去庆川的,毕竟庆川府更繁华,两地来往的商旅也更多,对路的需求更急迫。 可谁让出钱的是庐阳县呢。 庐阳县肯定也要考虑自己县百姓的需求,不可能白白出钱修一条跟他们完全无关的路。 所以文玉龙思量片刻,还是没提出过分的要求,同意了一起修路,然后招募沿途百姓,从庐阳县开始,一直修到河水县县城。 这条路,陈云州唯一要做的便是出钱,其他的不用他管。 但他也是有目的的。 他要拥护值,就得让修路的百姓、这条路沿线得利的村民都知道这是他陈云州出的钱,帮助大家修路,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感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