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 龟年鹤寿元青花大盘 大收藏家 (第4/4页)
在下面是一个红色的印章,十分的清晰。 背面字迹乃是——显德六年、仲秋、圭。 正面字迹为——金膏水碧四个金字! 李墨被称为——千古第一墨不是没有道理! 其坚如玉,其纹如犀,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外面的两条蟠龙纹,富丽堂皇,但是表现却很含蓄,没有丝毫的张牙舞爪的霸气。 李墨又被称为“李延珪”墨,其制墨用料非常讲究,要松烟、珍珠、玉屑、龙脑,和以生漆、鹿角胶、犀角、麝香等等名贵物品,捣十万次之后,才制作成型。所以,李墨坚硬如石,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甚至于可以当刀来使,削木裁纸。 《墨记》中曾经记载:‘黄金易得,李墨难求’,可以想象李墨的珍贵。 如今存世的李墨只有一块,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叫做——“翰林风月”。 李墨十分耐用,书写时用墨极少,宋代书法家、文学家徐铉,幼年时得到一锭李墨,长约一尺,十分珍惜。他与弟弟共同使用此墨,每天至少书写五千字,但整整用了十年才将它用完。 用李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 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 李墨本身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质精名贵,据记载,曾有位贵族不小心将一锭李墨掉入水池中,当时认为墨遇水泡必坏,为此没有将其捞出。过了月余,他在池边饮酒时,又将一金器掉入池中,这下他便派人下水捞寻,下人在池水中摸索时,不但摸到了金器,而且还摸到了那锭李墨。只见那锭李墨经水泡后光色未变,表里如新。 相传李墨在水中浸泡三年也不会变质。 PS:感谢“高唱凯歌SSS”朋友的百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