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_第0094章 论放牧的方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94章 论放牧的方式 (第3/4页)

先去死,留下青壮就行。

    这样既留下了族里的有生力量,又可以减少人口,以免过多地消耗口粮——物竞天择这个概念,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他们要是不南下抢,怎么活下去?

    当年冯永所在的驻地部队,虽然周围都是沙漠,可是在离驻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有一次部队与那个小村落搞军民鱼水情,拉了一些人过去,帮村民们搞那个饲料青贮窖。

    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每家都养了十几头羊,基本上全家人的经济收入就靠这些羊。

    作为南方人的冯永还好奇地问了一个特白痴的问题:为什么不多养一些呢?

    那个看起来六十多实际只有四十来岁的老汉,cao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指着远远的空旷地说:“这个嘛,草不够吃嘛,羊吃太多啦!”然后又指了指那做成塔状的饲料青贮窖,“冬天就靠这个嘛,不然羊没得吃,饿死啦。”

    有了青贮技术的后世,牧民们都得精打细算畜牧的保有量,不然你死命养,真当人家牛羊喝西北风就能长大?更不要说是在那个地里长多少草就放多少只牛羊的古代。

    而且当时那个胡夷等北方游牧民族还多出一项残酷的计算:根据手里牛羊和食物的数量计算人类的存活数量。

    想活下来?那就去抢啊!抢不到?那就去死好啦!

    所以冯永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落后的满世界跑的放牧式方法稍微改变一下,改成圏养式。这样的一百亩草地,能不能养得活一个人不知道,但能把养活牛羊的数量翻上那么两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