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0章 第六师团的精锐小队 (第3/5页)
陆军上校,算是独立团能说得上话的几名主要军官之一。 特种作战,显然不是日本人仅靠一场战役后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不得不说,他们也有了特种作战的雏形。 那一队由20人组成的能通过错综复杂的战场缝隙接近西城区最高指挥部的日军,就是第六师团特训了两三年之久的特攻队。 首先从装备上来看,被击毙的五名日军中有四人装备着俞献诚和152团几个高级军官们从未见过的冲锋枪。 枪长,约900毫米,枪管长,约280毫米,弹匣呈弧线形,位于冲锋枪的左侧面并呈水平状,枪口有散热孔,并很奇葩的插有刺刀,既不是中国军人熟悉的第三帝国式也不是美式,那是在中国战场上从未出现过的冲锋枪。 弹匣容量很可怕,从其中一名倒毙日军所携带的弹匣里的子弹看,足有五十发,那也是为何一个步兵连返回围击,他们都能从容撤退的原因之一。二十名日军,所喷发出的火力,竟然超过了一个兵力足有百人的步兵连,而且他们还有两名掷弹筒手,在彻底压制住了步兵连两挺轻机枪后,很从容的杀出一条血路向纷乱的战场上撤退。 步兵连以远超出他们的兵力,付出了近20多人的死伤,才击毙了两人,另外三人,全倒在200米外庄二的枪下,也是因为发现有庄二的存在,那个日军小队才迅速撤退的。 超过10比1的战损比,实在是152团在和第六师团所打的几仗中最惨痛的伤亡了,也怪不得那个步兵连长瞪着几名日军尸体眼珠子都是红的。 如果是刘团座在这儿,估计一口就能说出日军装备的这种冲锋枪的名字,那是在整个大战中都声名不显但其实性能还不错的日式“百式冲锋枪”。1935年投入研制,1940年才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