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海行_第326章,上门填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上门填阙 (第4/5页)

!”拉纤的首领却不断呼喝:“闪避!闪避!”

    原来是河中上游一层层浊浪拍来,其中最大的浪锋称为“水筋”,仟夫和船工通力合作摆动船身,调整船只切入水筋的角度,来减弱河水的冲击力,确如丁鲲所言,如果一味用蛮力拉扯,大船迎头撞上水筋,轻则被推得逆行,重则船只翻覆都是有可能的。

    大船上行之际,张果先生也从舱内出来了,他打了个哈欠又伸了个懒腰,吧唧吧唧嘴道:“哟,向峡门去啦,丁老弟,今日走那个门啊?”

    江朔不知道走哪个门是什么意思,转头望向丁鲲,丁鲲对江朔解释道:“少主,此处称三门峡,河中有三座小山,据说原本是插入河中的一整座山,几乎将河水拦腰截断,大禹治水时,大禹以神斧劈山通河,将河中小山劈做了三段,这三座小岛分别以‘人、神、鬼’命名,形成了四条水道,其中贴着北岸的水道太过狭窄无法通船,其余三条可以通船的水道称为‘人门’、‘神门’和‘鬼门’。”

    江朔向前望去,见河中果然矗立着三座小山,这三座小山顶平如塬坂,高低差不多,看来确实如一座山被切成了三段一般,再看三座小山前的河水中还有一座小岛,小岛之南还有一座孤峰。

    这孤峰傲然独立于浊浪之中,将倾泻而下的河水一劈为二,虽然与人神鬼三门比起来不算太高,但看来却觉气势雄浑更胜三门,丁鲲见他看的出神,道:“这座水中孤峰便是砥柱。”

    江朔道:“原来所谓‘中流砥柱’就是此处啊。”

    砥柱在河中靠近南岸的位置,内侧清浅而外侧浑浊,奇怪的是仟夫却不走内侧,而在水中泅渡,径直到了砥柱山下,山砥柱山甚为陡峭,在山石上生生凿出了挽路,众人便攀着挽路将大船拉着从砥柱山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