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211节 (第4/7页)

越管用。

    待朝鲜国又发来另一封求援书,由大明天子下令,令辽东兵马驰援朝鲜。

    柳贺为次辅后,就一再上疏给天子,要求强化各地兵马,当时的兵部尚书吴兑懂战事,懂练兵,朝廷自海税、商税所收之银,有大半都用于练兵。

    当时戚继光还在世,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又懂带兵打仗,柳贺便给予他们充分的权限,要他们将辽、川等地的兵马练成铁军。

    边饷一年消耗本就多,各地边军有求,柳贺必然积极响应,这在朝堂上引发了许多争论,可柳贺硬是扛住了非议,让诸边将放心大胆地练兵。

    哱拜之乱,麻贵、李如松等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都是因为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对于朝鲜的求援,朝廷这边还未给出定论,辽东兵士却已向朝廷请命——区区倭国,何足道哉!

    内阁只得先回了一道——不可轻敌。

    此次廷议,战一派占据了上风,其实也并非没有官员想要求和,只不过如今哱拜一战给予了官员许多信心,若大明朝的军力与宋时一般,那自然今日求和,明日写盟书,后日岁贡。

    可朝廷既然有一战之力,为何要求和,何况这对手不是旁人,而是倭国。

    朝堂之上,浙江、南直、福建、广东各地的官员都深受倭患,若没机会复仇倒也罢了,此时朝廷兵马皆已准备好,为何不能同倭国硬碰硬?

    申时行道:“还需与李汝契、李子茂父子提醒,叫他们从容应战,不可轻敌。”

    柳贺点点头:“此事他们应当也是知晓的。”

    李成梁是张居正看中的干将,战功赫赫,李如松是进士出身,曾受教于徐渭,才能也不容小觑,张居正过世之后,李成梁、李如松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