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6 (第3/4页)
保持着愚忠,一旦闹起事来,也是不小的麻烦。 至于右旌侯鲜于骏,大概是他们拉过去的第一位北蓟重臣吧,一个缵缨世家,如果只是为了一国愚蠢的逆子就做出背叛之举,那就太令人扼腕痛惜了,不过,此时并没有确凿证据,因而他们只是怀疑,并没有对他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然而,从另一方面说,这几人的目标都很明显,淳于乾轻易也不敢动用他们,只怕真正的同伙反而在暗处,譬如那些与他们淳于氏表面看上去毫无瓜葛,实则暗中有牵连的人。因此,对于绝大部分的南楚旧臣都不能放松警惕。 在这些人中,又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仁人志士,想光复旧国,而另一种则是期望恢复过去的权势,或借此机会一跃而起,将来直上青云。对于前一种人,宁觉非十分敬佩,也不欲擒而杀之。只希望能用国泰民安的实际情况来感化他们,希望他们放弃复国之念,从此可以过上普通人的安乐生活。对于后一种人,宁觉非打算坚决镇压,毫不留情。澹台子庭、大檀明对他的安排没有异议,荆无双和李舒自然更无意见。 连日来,他们一直紧锣密鼓的搜查、甄别,皇城也始终戒严,与外城的交通几乎完全切断,只有获得特许的商贩才能进来,往各府送柴米油盐及其他生活用品,而这些商贩其实大部分是大檀琛的人,分布在城中打探消息的,朝中知道他们身份的人寥寥无几。大檀琛去南方之前,把这些人暂时移交给了澹台子庭,而宁觉非也是刚刚知道这个情况,顿时如获至宝,便将皇城防卫布置得更加严密,同时进行拉网式的大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