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VIP]第六十八章 苏州丝绸总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六十八章 苏州丝绸总会 (第4/5页)

有益的。

    唯一令众坊主觉得不满的是入会标准,在这十八家丝造作坊中,达到百架织机以上的只有三家,大多数作坊的织机只有七八十台左右,少数还不足五十台。而且一百架的标准还不算大问题,但在三年之后,要达到三百架织机,对各作坊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目前也只有新丝路丝绸织造厂一家能达到这个标准。

    但入会标准可是商毅促进中国丝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另一时空的十七、十八世纪里,毎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英国的羊毛业、荷兰的造船业,法国的纺织业。而中国最适合做支柱产业的,当然就是丝绸业了。因此商毅也要首先改变丝绸业的小作坊生产状况,推动丝绸业彻底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向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的方向发展。以织机数量为入会标准,是必须坚持的。

    不过商毅并没有强制众人通过入会标准,首先抛出了所有会员均可享受浙江的对生产作坊的税务优惠政策的诱饵。因为苏州不靠海,丝绸想要出口,必须运到浙江沿海地区,因此浙江省的对生产作坊的税务优惠政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同时商毅又让这十八家作坊平分江苏织造局的利益。在郑敬高离开苏州之后,苏州织造局就由新丝路丝绸织造厂来接管,新任的苏州织造太监韩赞同到任了之后,也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苏州织造局是官办的丝造坊,因此规模十分庞大,共有织机一千二三百台,就是新丝路丝绸织造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其中织造各种花纹图案的提花织机就有二百佘台,可以说蕴藏着巨大的利益,商毅把苏州织造局分为二十股,每家织造作坊占一股,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占两股,除去供应南京皇宫之外,剩余的利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