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一九零章 技术革新(一) (第2/4页)
出徒。 另外生产原料也是制约生产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没有铜、铁、钛、钠等金属,就算工人再多,也沒有用。因为开矿冶铁的速度跟不上,在前几月的实际工作量都不满。好在是战胜了清军之后,缴获了大量的火炮,武器、盔甲,到是暂时解决了原料的问题。由其是火炮中有二十多门红夷火炮是釆用铜胎铁芯,铜含量高达七八成,一下子就收了四五万斤铜,也足够这几个月用了。 商毅听到这里的,突然心里一动,想起一件事情来。因为兵工厂刚刚建成,而在前一阶段又一直忙于战事,自己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 无论是在那个时代,理想的火炮都应该是炮膛的内层最硬为好,但实际的铸造过程中,却是相反的,因为是外层包住内层,外层不冷里面的内层就冷不下来。因此在火炮的铸造过程中,基都是由外向内冷却,而这样一来,就使炮管密度的分布不理想,炮管寿命就大打折扣。 因为根居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冷却的部份会先收缩。因此在外层冷却硬化后,內层还没冷却的话,将造成外层比内层更硬,内层的管壁就有可能会形变,或者在产生裂痕之类的坷题。这导致铸炮时的废品率提升,缩减身管寿命,有时候还会影响到火炮的发射性能。 而铜体铁蕊铸炮法,是这个时候中国发明的独有铸炮方法,它是巧妙地利用铜的熔点(1083c)远低于铁的熔点(1538c)的物理性质,将一门炮分为铜铁两层来铸造,在里层铁胎冷却之后,再在外并浇铸铜壁,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外铜凝固时的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