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VIP]第二章 拥立新君(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二章 拥立新君(二) (第1/5页)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的专家分柝,最有资格,也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就是福王朱由崧。一来朱由崧近在淮西,迎请方便,二来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嫡孙,崇祯的亲堂兄,血统也最近。这一点也是朱甴崧的最大优势所在,因此既使是在当时,也许多有识之士,如淮西巡抚路振飞,给事中李清、章正宸,进士郑元勋等人都有过类似的提议。

    但因为东林党人在三十余年的那一场立嗣之争,保住了皇长子朱常洛的太子位置,使当时万历皇帝和郑贵妃希望立福王朱常洵(即朱由崧的父亲)为太子的图谋才化为泡影。因此他们担心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旧案,自己在政治上将会失势。

    于是以当时的东林党魁,礼部侍郎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以“立贤”为名,到处游说,提议迎立潞王朱常淓继承皇位,强烈反对由朱由崧来继承皇位。而支持钱谦益的,也有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南京重要的大臣。

    但这个提议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因为潞王朱常淓一来是崇祯的长辈,二来血统也比朱由崧较远,非神宗的嫡系子孙,所谓贤名,其实不过是喜读书、好空谈而己,如淮西巡抚路振飞就直言不讳:“议贤则乱,议亲则一。”

    而在南京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首席大臣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一方面在内心里也认为应该按伦序,迎立万历皇帝的子孙,但对拥立朱由崧有所顾忌,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其他东林党人的情绪,因此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不立褔王也不立潞王,改立远在湖南的桂王朱常瀛为君。

    然而无论是史可法还东林党人都没有想到,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他们议论不决的时候悄悄展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