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续三) (第3/4页)
另外,区老身旁还有一位将近五十岁的中年男子,此人身上有一股子书卷气,衣服穿着的非常得体,楚琛的第一印象,就觉得此人应该不是大学的讲师,就是教授。 打过招呼后,刘老就简单的为双方做了下介绍,果然和楚琛想的一样,那位中年男子姓郑,正是京城大学历史系的副教授。 刘老笑着说道:“阿琛,你来的正好,来看看这幅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听见这话,楚琛三人就不由微微一愣,他们过来就是准备让刘老鉴定赵孟頫的书法作品的,没想到区老两人的目的居然和他们一样。 刘老看到三人有些惊讶的神色,就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楚琛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那我先看看……” 说完,他就戴上手套,走上了前。等他看到作品的全貌,才知道眼前的这幅作品同样也是手卷,不过不同于他的那幅,为行书作品,内容则为。 而且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这幅作品上的收藏印不少,楚琛细数一下,足有十四枚之多。不过收藏印虽然多,但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藏家基本都是明清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小收藏家,而且有些还是父子关系。 在鉴定书画碑版艺术的真伪要素中,收藏印的作用颇大。铃收藏印最著名的要数清代乾隆皇帝了,众多晋唐宋元巨迹、宋拓孤本,都常铃有“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宜子孙”等印章,昭示了这批书画曾被帝王收藏的历史。 明清至民国也有不少高水平的鉴定家,由他们铃盖收藏章的书画,其可靠x" />就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