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_第二百六十九章 捡漏从来都是知识对知识上的压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 捡漏从来都是知识对知识上的压迫! (第1/4页)

    “我的判断是民国仿。”

    秦立指了指笔筒上的那点釉里红,“我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除了对于胎质的了解,最主要的是基于对釉里红成色的判断。

    清代期间,各大民窑虽然也烧制釉里红,尤其清中后期,青花釉里红瓷器曾一度大批量生产,但釉里红的成色一直没太多发展,多灰红发黑,没有丝毫光泽,看起来死气沉沉,毫无美感。

    而到了民国期间,景德镇官窑解散,各大制瓷工匠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进入了各大民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各大民窑的釉里红技术才得到突破,甚至后来发展到釉里红的成色一度直逼清三代的釉里红成色。

    而此款笔筒的釉里红成色,明显有烧飞现象,也有成色不太好的灰红之色,但主体花朵的成色却很鲜艳靓丽。

    由此可以推断,这时候的釉里红烧制技术是刚刚得到突破,但技术还不够稳定,所以……”

    秦立信誓旦旦道:“它理应是民国初的作品!”

    原来真是民国仿啊!摊主老板听完,心里暗道一声果然,虽然他不懂这些知识点,但他当时在农村收的时候,就是按照民国仿收的。原因就是此款笔筒的胎质太过粗糙,不符合清官特点。哪怕比清晚期的官窑都差之极远。

    只不过,他心存万一,为了能要更高一点的价格,他还想再垂死挣扎一下。

    想了想,摊主老板小心犹豫道:“我感觉你说的不太对。哪怕它不是康熙官窑产品,那也应该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