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_第二百七十一章 康熙的变革之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康熙的变革之心! (第2/5页)


    瓷器史中有载:明代民窑根据钦派的任务烧造成器后,由御窑厂派人严格挑选,可谓“百般挑剔”。如果民窑无法烧造或者挑选不合格,御窑厂就将自己烧造的器物高价转卖给民窑,让民窑用买来的器物上交,以完成朝廷交给的烧制瓷器任务。

    而民窑窑口买回来的这些合格瓷器,其实也并非是御窑厂自己烧造,而是由一些‘包青户’烧造完成的。

    “青”即是指瓷器的成色。

    “包青”即是指保证包烧瓷器的成色。

    “包青户”即保证烧制出来的瓷器能达到朝廷所需标的窑场。

    御窑厂向民窑倒卖‘包青户’烧出来的瓷器,看似是在帮助民窑完成‘钦限’任务,实则是变相的对于民窑的一种剥削。

    这也足以证明,当时的朝廷到底有多腐朽,有多黑暗,已然到了崩坏的年代,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老板,把这件花觚给我拿出来瞧瞧。”

    虽然青花成色烧飞了,但这种瓷器在现在的古玩市场上还是有一定价值的,秦立看到韩老板将花觚放在了民窑区域,心里当即明白,此人将这款花觚当成了民窑仿,不过仿的不是当时的官窑,而是仿的洪武青花。

    毕竟‘黑青花’是洪武时期的‘杰出代表’。

    这里绝对有漏可捡!

    韩老板听到他的呼声,目光不得不从笔筒上离开,看到秦立指的那款花觚,不由笑道:“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款花觚有兴趣。”

    他走过来,用钥匙将玻璃上的锁子打开,伸手示意秦立自己拿,还笑着介绍说:“既然小友跟我哥们相熟,我也不跟你瞎忽悠,这款花觚是仿的洪武黑青花,虽然形制和图案风格都跟洪武瓷对不上号,但绘工还算精细,就连胎土也是典型的高岭土,估计当时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