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_第二百七十一章 康熙的变革之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康熙的变革之心! (第3/5页)

花大价钱从朝廷手里购买的,虽然胎质不咋地,底足处理的也相对粗糙,但称高品足矣了。”

    秦立拿在手中打量几眼,“什么价?”

    韩老板笑道:“这年头,现代仿的高品都在三五万了,这款花觚按照绘画风格来看,应该是万历之后的作品,比现代仿品可多了不少古韵。如果是其他人,十万块不二价,但小友跟我哥们相识,我这当哥哥的怎么着也得给你个优惠价……这样吧,八万块,你感觉合适就带上。”

    “那小弟就多谢哥哥了。”

    秦立顺杆往上爬,当即给韩老板转了账。

    结果等二人完成交割,施助理仍坐在那里观赏笔筒,眉头紧皱,呈思考状,对外界的事情充耳不闻,显然至今都未完成鉴定。

    等韩老板将花觚打包好,秦立接过,拎在手中,彻底尘埃落定,他这才开口问施助理:“施助理,到现在你还没寻到头绪?不至于吧,按照您的专业水准,应该早就看出来了啊。”

    施助理听到他的声音,这才从思考中醒过神来,抬起头,一脸困惑道:“这个笔筒我咋有点看不太明白呢。如果按照绘画风格和底足形制来讲,理应是康熙早期的,但这胎质太糙了,rou眼可见的松垮,完全不符合康熙年间细腻紧致的特点。但若是说仿吧,哪怕仿造能力最强的民国时期也做不到这种青花成色,不是技术不够,而是根本找不到这种釉料。”

    他问秦立:“你怎么看的康熙?”

    秦立笑着解释:“这种胎质确实不符合我们常见的康熙胎特点,但你不要忘记,在康熙十九年前,御窑厂并没有恢复生产,清廷当时一直处于动荡时期,但朝廷用瓷每年需求那么多,怎么办?

    他只能向民窑钦定任务,将朝廷用瓷包给那些民窑‘包青户’,检查合格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