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金手指的时间限制 (第2/4页)
平底微内凹,外壁满饰细蔴布纹,肩腹二端有对称二贯耳,整器呈暗灰色。 而在罐壁上刻有足足一百多个铭文,奈何秦立不认识,不知其意。 但这次观看,秦立终于发现了不同之处。 这铭文好像并非是烧制前刻上的,更像是后刻上的,每一个铭文所在地方,釉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崩裂,看起来就像是锯齿一样,使得字痕看起来很糙。 另外,这些铭文的造型虽然与他在燕客铜量上看到的铭文类似,但实则不同,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也就是说,这个陶罐并非是楚国陶器! 但,在楚国的地盘上,却出现了非楚国陶器? 秦立不由一愣,有可能吗? 但他很快便想到了一事。 他的出生地,张家咀,在先秦时期并非直接属于楚地,而是属于英国。 这个英国并非是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而是纯正的华夏诸国之一,是华夏历史上周代的诸侯国,为皋陶之后裔,人群主要是来自皋陶的二儿子仲甄的后裔。 在夏朝初期,封在六国,今皖州六安之名即源于六国。后来从六国族群中又分出英国,今皖州金寨、霍山、以及江州红山地区。 英国入春秋时期为一弱小诸侯国,后沦为楚国的附庸,终为楚成王所灭。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有载:楚成王熊恽二十六年“灭六英”。即在楚成王熊恽二十六年,楚国灭英国与六国。 至于陶罐上为何出现后刻文字的原因,秦立觉得,很有可能与楚国攻打英国有关! 毕竟红山地区与楚地接壤,楚国攻打英国时,必然先攻打红山地区。 他之所以这么猜测,是因为英国和六国被楚国侵占之后,文字就彻底改成了楚国文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