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的薛定谔_第三百四十七章 圈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圈子 (第3/7页)

在大家的道别声中落下来了。虞子佩并没有来,她要是来,也不会给这两位老外好脸色。

    “号外!号外!叮当,叮当!大新闻!”

    一九三六年二月五日,曼谷街头到处响起了报贩们的叫卖声和铃声,卖的是《新泰新闻》的号外,向成千成万读者们报告一个“重大的”消息:武庆泉与林峰石在正式围棋比赛中都使用他们所创的“新布局法”(在日本称为“新布石法”),林峰石先手,三子都走五路,武庆泉三子走四路,成为“三联星”。这在围棋界是前无古人的着法。泰国人对围棋极为着迷,无怪这件事报纸竟要出号外。

    林峰石是日本的青年棋人,和武庆泉感情很好,两人共同研究而创造出来一种新的布局体系。简单他说,那是在布局上笼罩全盘而不是固守边隅。他们合著的《新布石法》一书出版后,书局门外排了长龙,在一个短短的时间之内销去了五万册。不久,日本围棋界出现了称为“武庆泉布局’(即“武庆泉派”)的一群人。

    日本围棋界向来有一种本因坊制度,所谓本因坊就是围棋界的至尊,以往都是一人死了或退休之后,由当时棋力最高的另一人继任,名高望隆,尊荣无比。那时日本的本因坊是秀资(他原名欢村保寿,秀资是这位本因坊的尊号,有点儿像皇帝的年号一般。后来山本薰任本因坊,号称本因坊“薰和”,木本宇太郎号称本因坊“昭宇”,等等)。新布石法既然轰动一时,本因坊当然要表示意见,这位老先生大不以为然,认为标新立异,并不足取。两派既有不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由两派的首领来一决胜负。

    秀资为了保持令名,已有很久很久没下棋了,这时为形势所迫,只得出场奋战,这是日本围棋史上一件极度重要的大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